现代农业绿色防控有哪些措施?

一、现代农业绿色防控有哪些措施?

1、绿色防控的定义: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

2、绿色防控的内涵:一是减量与保产并举。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二是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和科学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生产与生态统筹。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节本与增效兼顾。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绿色防控的技术原则:栽培健康作物,利用生物多样性,应用有益生物,科学合理用药。

4、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措施:(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技术/生态防控技术(3)理化诱控技术(4)生物防治技术(5)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二、张雪峰为啥不建议学农学?

张雪峰不建议学农学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形势相对较差、工作辛苦、收入相对较低和学习难度较大。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农业领域的需求和发展前景,也不能忽视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因此,选择农学专业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就业前景等多个因素。同时,对于已经选择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如下:

首先,农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够理想。张雪峰指出,相较于其他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等,农学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毕业生在农、林、牧、渔等领域就业,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工作环境也较为艰苦。因此,对于追求高薪、舒适工作环境的学生来说,选择农学专业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次,农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其学习难度较大。农学专业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农业实践技能,如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因此,学习农学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和时间。

此外,张雪峰还提出了关于农学专业的一些问题。例如,他认为现代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和智能化,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更加依赖科技,因此,学生是否需要亲自从事农业生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然而,我们并不能完全认同张雪峰的观点。虽然农学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没有前途。随着人口增长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这为农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也逐渐向智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这为农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三、电脑技术可以运用到农业中去吗?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部门,其中农业管理是它的长处,国外成功的实例不胜枚举。我国在这方面正在紧紧跟上,成果累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成功地开发了“中国种植业动态结构模型”,包括2300多个县,30年的数据,900O多个变量。该所为农业部预测1983年全国夏粮产量,覆盖24个省市,2017个县,几万个数据,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收到了准确的预测和预报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和国家计委计算中心合作对河北省粮棉生产基地的布局进行系统设计,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了最优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湖南省科委等单位利用系统工程方法研制了农业生产合理结构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计算机应用于农业宏观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布局、农业区域规划、农业计划、农产品产量预测、农业生产经济效果分析、农业经济基础数据资料存贮和咨询服务等等。至于计算机在农业微观管理方面的重大作用,已在前述数项中生动而又具体起反映出来了。

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的应用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