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箱晏芯片
最近,消费电子市场最火热的话题之一无疑是`开箱晏芯片`。这一题材吸引了无数粉丝和科技爱好者的关注,引发了一连串热议和讨论。作为一款备受关注的芯片产品,`开箱晏芯片`在发布后迅速成为行业焦点。
晏芯片:科技革新的巅峰之作
`开箱晏芯片`作为晏科技推出的一款新产品,被认为是科技革新的巅峰之作。该芯片集成了最先进的技术及功能,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功耗管理方面,`开箱晏芯片`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晏芯片的特点与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开箱晏芯片`不仅在性能上有所突破,同时还具备其他方面的优势。例如,其节能省电的特点让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感受到了更长的续航时间,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体验。此外,`开箱晏芯片`还应用了先进的散热技术,确保在高负荷运行时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
晏芯片在市场上的影响
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产品,`开箱晏芯片`在市场上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越的性能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让竞争对手们也感受到了压力。`开箱晏芯片`的问世,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场科技革新的风暴,也刷新了人们对芯片产品的认知。
未来展望
在未来,`开箱晏芯片`有望继续发挥其优势,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开箱晏芯片`将会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期待`开箱晏芯片`未来的表现,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风云人物的成长。
二、开箱晏解释?
开箱,是相声界的术语,是指春节后的第一次演出;打开箱子。晏,尺;晴朗;安逸;温和;华美。
三、开箱去码去芯片啥意思?
就是打开包装箱去掉 二维码的意思,一般价格都很低。
为什么要开箱去码呢?
原因是:酒厂为了控制价格,不让经销商做低价竞争,同时为了保护区域代理的权利,禁止经销商之间低价跨区窜货。一经查实就会重罚。所以在酒的包装上有溯源二维码。可以查货源信息,哪个经销商
四、岁既晏的晏?
晏:晚年,年老。这句话的意思是:年渐老谁让我永如花艳?出处:楚国 屈原《九歌.山鬼》
五、关于晏晏的诗句?
先秦佚名的《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 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六、笑晏晏的意思?
笑晏晏意思是:说说笑笑,和柔温顺。出处:出自《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翻译: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喜笑颜开
读音:xǐ xiào yán kāi
表达意思:形容心里十分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清代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七、晏殊爱情
晏殊爱情
晏殊(1070年-1121年),字与之,又字凡之,号投瓜,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一代文豪。
晏殊是北宋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爱情诗人之一,他以深情的诗篇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晏殊爱情”被赞誉为中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明珠。
晏殊的爱情观与作品
晏殊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歌,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痴迷与追求。他的爱情观念深受儒家的影响,重视情感交流与亲密关系,注重爱人间的默契和心灵的契合。
晏殊的爱情诗歌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常常以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来映衬爱情的悲欢离合,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将自己内心深深的情感倾诉出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晏殊的爱情诗作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爱人的热烈表白,也有对分别的深深思念,更有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悲伤。他的爱情诗歌常常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伟大。
晏殊的爱情诗欣赏
晏殊的爱情诗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情表达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下面是晏殊的一首经典爱情诗:
浪子回头金不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首诗表达了晏殊对爱人的深情厚意,他表示浪子归程人事已非,但依然深情地思念着心爱的人。通过描绘青山依然在的美景,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晏殊的爱情诗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悲伤,尤其是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他用诗歌将自己的情感倾诉在纸上,让读者们感受到爱情的深切。
结语
晏殊的爱情诗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将对爱人的思念和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永远流传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给后世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晏殊的爱情诗歌让人们更加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伟大,激发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他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人类情感的一次深入挖掘和表达。
八、晏怎么读
晏怎么读 - 一个常见的汉字如何正确读音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字的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发音。然而,在汉字中,有一些常见的字可能会引起发音上的困惑,其中就包括了「晏」这个字。今天,我们将详细解释「晏」这个字的正确读音。
在现代汉语中,「晏」是一个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读音,它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因此正确的发音对于理解词语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晏」的正确读音
在普通话中,「晏」的常见读音有两种:yàn和ān。
1. 「晏」作为姓氏的时候,读作yàn。在中国,有许多名人或历史人物的姓氏是「晏」,比如晏婴、晏子等。这些姓氏中的「晏」读作yàn。
2. 当「晏」作为单个字出现时,一般读作ān。例如,在《诗经》中的《卫风·硕人》一诗:“隀彼南山,言采其蕙,言思南山,言宛在我心。言黄昏之风。言黄昏之月。”其中的「晏」读作ān。
「晏」在词语中的应用
不仅仅是作为单个字的读音,「晏」还可以在不同的词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词语:
- 晏然:形容黄昏时分的宁静和安详。
- 晏晏:形容光线的柔和和朦胧。
- 晏睡:指早上醒得晚或睡得久。
- 明晏:形容天明之时的美好和宁静。
- 晏起:早晨起床迟。
通过以上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到「晏」在不同的搭配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而正确的读音也为我们准确理解这些词语提供了帮助。
「晏」的字形和起源
「晏」是一个由「日」和「斩」组成的汉字,它的字形非常有趣。在古代,「日」是太阳的意象,而「斩」则代表手中的刀,因此「晏」字的字形表示了太阳懒散地落山、刀从太阳下斩的情景。
「晏」字最早出现在古代齐国的文字中,并被广泛应用于姓氏、词语等方面。
「晏」与其他相似字的区别
在汉字中,有些字与「晏」的字形非常相似,可能容易产生混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相似字:
- 「安」:与「晏」的区别在于安没有太阳的意象,它表示的是安全、平安等含义。
- 「岩」:与「晏」的区别在于岩字中的「山」表示的是山峰,而「晏」中的「斩」表示的是刀从日落的动作。
- 「砚」:与「晏」的区别在于砚字中的「石」表示的是砚台,它与「晏」的意义没有直接的关联。
通过对比这些相似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晏」的独特之处。
总结
「晏」作为一个常见的汉字,具有较多的读音和用法。掌握正确的读音对于理解词语的意义至关重要。在中国文化中,汉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学习汉字的正确读音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晏」这个字。如果您对更多汉字的读音和用法感兴趣,欢迎继续关注我们的博客。
九、广州晏蕙兰
广州晏蕙兰:创意与品质并存的新兴时尚品牌
广州晏蕙兰是一家以创意和品质为核心价值的时尚品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尚市场中,晏蕙兰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高品质的产品脱颖而出。无论是从设计到生产,晏蕙兰始终坚持着追求卓越的原则,不断创新与突破。
创意设计与独特风格
晏蕙兰的设计团队由一群富有创意和热情的设计师组成。他们从各种灵感中汲取养分,将时尚潮流与个性化元素相融合,创造出独特且引人注目的产品。无论是服装、饰品还是配件,晏蕙兰总能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和惊喜。
晏蕙兰的设计风格独特而前卫,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经典的气质。品牌始终坚持追求细节和质感,将每个细节都注入了设计师的独到想法和匠心独具的工艺。无论是细腻的面料选择、精湛的剪裁还是独特的配色方案,都体现了晏蕙兰对于时尚与品质的追求。
高品质的制造工艺
在晏蕙兰的制造过程中,品质始终是首要关注的因素。品牌与优秀的供应商合作,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持久性。晏蕙兰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保证每一件产品都符合品牌的标准。
晏蕙兰的面料选择非常严格,只选择最优质的原材料。品牌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面料的柔软性、透气性和耐久性,使得产品不仅舒适,而且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晏蕙兰注重每一件产品的细节,无论是精湛的缝制工艺还是精美的饰品装饰,都体现了品牌对于品质的极致追求。
关注消费者需求
晏蕙兰始终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倾听他们的声音并不断改善产品。品牌坚信,只有真正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晏蕙兰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线下活动等各种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品牌常常组织时尚派对、产品发布会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了解品牌、交流想法和分享时尚见解的平台。
晏蕙兰的发展与展望
作为一家新兴的时尚品牌,晏蕙兰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品牌将继续坚持以创意和品质为核心,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晏蕙兰将继续与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和供应商合作,引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高品质原材料,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和满足。品牌也将加大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拓展方面的力度,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选择晏蕙兰。
在未来,晏蕙兰将继续引领时尚潮流,为消费者打造独特和个性化的时尚体验。品牌相信时尚不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展示个人风格和品味的一种方式。晏蕙兰将以创意和品质为驱动力,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与精彩。
十、如何评价晏殊?
在宋代文人中,晏殊的人生、亦或说是他的仕途,要比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幸运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晏殊仕途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波澜,而且他14岁就进入了士大夫这一阶层,他的仕宦生涯将近五十年。多少书生学子们寒窗苦读,熬白了头发,甚至有的学子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拿不到科举入仕的入场券。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晏殊确实是幸运的。
(晏殊绘像)
晏殊自小聪明,7岁就能写文章,被目为神童。他13岁那年,当时的工部侍郎李虚已非常欣赏晏殊的才华,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他为妻。第二年,14岁的晏殊由工部尚书张知白举荐,得以目睹天颜,由宋真宗亲自面试。就此,晏殊得以步入青云。
晏殊的成长经历
晏殊出生在大宋抚州临川,也就是江西进贤县文港镇,其实晏殊并不是出生在一个高官厚禄的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晏固只是县城里的一名小吏。
虽然父亲是一名小吏,但是他读过很多书,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晏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晏殊绘像)
晏殊小时候就很聪明,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晏殊很早就开始接触文字,童年的晏殊浸染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所以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7岁的时候,晏殊就开始尝试写作,写出的文章得到了父亲的认可,这样晏殊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很多人都慕名前来看晏殊的文章,他们还给晏殊送上一个“神童”的外号,这是当时文化圈对晏殊写作能力的认可。
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晏殊很勤奋,这得益于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父亲的谆谆教诲。
晏殊的成功,当然有别人从中相助的因素,但也是自身才华的外在表现,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吧,但归根结底靠的还是自己的实力。
如果他只是一个平庸的孩童,李虚已又怎么会看得上家世寒微的他?就算推举到皇帝驾前,当时一起接受皇帝面试的也不仅仅是晏殊这一个“神童”,他又怎么能脱颖而出,深受皇帝的垂青呢?
14岁的晏殊,面对皇帝,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稳老练,他和几千名进士一起参加“殿试”,面对由皇帝亲自监考的大场面,面对年龄比他大、阅历比他丰富的其他考生,晏殊表现的从容自若,丝毫没有怯场。
《宋史》记载:“殊(晏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宋真宗大喜之下,赐晏殊“同进士出身”。这一个殊荣和其他科举进士一样,所以晏殊拥有了一张含金量很高的仕途入场券。
进入仕途的晏殊,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他的举手投足间都显示出智慧和眼界,这也是他在仕途上成功的关键。
如果还有一点,就是晏殊自身的性格。他少年老成,深谙仕途之道,所以皇帝很放心地让他陪太子(即后来的宋仁宗)读书。然而,走到这一步,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当时在东官陪太子读书的并非晏殊一人,还有一个来自福建的神童蔡伯俙。太子年幼顽皮,晏殊每每苦口婆心地规劝,而蔡伯俙却擅长献媚,事事附和太子。宫里的门槛很高,太子年幼个矮,迈起来非常费力,蔡伯俙就主动趴在地上,用后背给他垫脚。
(宋真宗绘像)
又有一次,宋真宗查考太子的文章,太子要晏殊代做,晏殊推辞不允,蔡伯俙却抢着替太子代写文章。
后来太子继位,就是宋仁宗。仁宗皇帝对晏殊倍加重用, 却打发蔡伯俙去当地方官。蔡伯俙不服,诘问仁宗,仁宗道:“当时朕年幼,不分良莠,现在觉得治国一定要用正直可靠的人。”蔡伯俙听了,羞惭满面,无言以对。
从这一件事情上也可见,晏殊能一直仕途得意,也绝非偶然,他不谄不佞,忠实可靠,这是他最出色的个人品质,也正好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氛围。
所以无论是宋真宗还是宋仁宗,都很喜欢和信任他。
宋真宗对晏殊十分看重,有时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就写一个小纸条派人送给晏殊进行咨询,晏殊每次回复时,都把宋真宗原稿和答奏的纸张粘在一起,以示绝无外泄遗漏之虞。这样的谨慎干练,皇帝岂有不喜欢的道理?
(影视剧中的晏殊形象)
生活与工作中的晏殊
晏殊一生,没有太大的波折,其间虽然也有过几次贬谪,但都不是那种“伤筋动骨”的大挫折。晏殊历任朝中要员,就算到地方上去做官,也是靠近都城的大郡,没有远离过京师。
有一次,晏殊被外派到陈留去当官,送行的酒席上,歌女演唱的歌词中有“千里伤行客”一句,晏殊听后勃然大怒,愤然呵斥道:“我平生做官,没有远离过京师五百里以外的地方,什么‘千里伤行客’,说谁是‘千里伤行客’啊?”
(晏殊绘像)
所以,晏殊的诗词之中,少有浮沉难定、世路艰难的沧桑,罕见关河冷落、乡关何处的凄凉。晏殊喜欢宴饮,每有客人来,热情好客的晏殊总是盛情招待客人,歌舞宴席成了最具娱乐与休闲的生活方式,他也总是第一个进入到筵席歌舞的节奏中去。
南宋词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晏殊“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饮宴,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
筵席上推杯换盏、高谈阔论之际,晏殊家的歌女就出来唱词演唱了。而等歌女们一曲唱罢,也就轮到了晏殊表演的时刻了,他让人取来纸笔填词。
正如他所说“一曲新词酒一杯”,等新词填好,然后交给歌女,让她们按谱演唱,所以晏殊的词大部分都是在酒宴间的遣兴娱乐之作。
晏殊是位温和娴雅的文士,徘徊踟蹰于小园香径之中,感叹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伤春惜春的情境而慨叹。
但晏殊的性格与《珠玉词》的风格却又有所不同。晏殊的脾气其实并不好。前面说过的一个歌女因为随口一句“千里伤行客”,就让他大发雷霆。而且晏殊被罢去宰相的职位,就是因为乱发脾气惹的祸。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词意图)
有一次他跟随宋仁宗去“玉清昭应宫”时,晏殊突然发现自己的笏板居然没有带,如此重要的典仪上,没有笏板怎么行?
晏殊急得头上直冒汗,当那个丢三落四的仆人气喘吁吁地送来笏板时,晏殊抡起笏板就是一个嘴巴,打得那个仆人牙都掉了几颗。就因为这事,马上有大臣弹劾晏殊,罢了他的宰相之职。
晏殊虽是宰相,但打了身份比他低的仆人,竟然也获罪削职。其实并非如此,大臣是这样告状的:“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即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
弹劾晏殊的这段话大意是说,晏殊乃朝廷重臣、百官的榜样,这样暴躁是有失体统的事情。前朝(宋太宗时)有个叫陈恕的大臣,在办公场所用棍子打下人,当场革职,所以对晏殊也要治罪,以免大家议论,心中不平。
原来晏殊被免去宰相是出于维护朝廷的礼仪的需要,晏殊要是在自己家里,就算把仆人惩戒没有什么事,或者不是晏殊自己动手,让别人惩戒也没事。晏殊就因为这件事,被罢去了宰相,去了应天府(现在的河南商丘)上任。
不过,晏殊这次贬谪,为时不长,不久又回到京师,重新担任宰相。晚年的晏殊,虽不再担任宰相,但皇帝特意照顾,仍赐其宰相待遇随从、仪仗的排场上也一如既往。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词意图)
晏殊最后病死于京城。晏殊病重期间,宋仁宗打算亲自前去看望,但晏殊多年为相,熟知内情,知道皇帝看望病危大臣时,往往随驾携带纸钱等祭品。
因为多数情况下,不是病情特别严重,哪里能随便惊动皇帝?皇帝来探望时,病重大臣往往就咽气了。皇帝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再重新准备祭品来吊一次丧?所以就形成了这个惯例。晏殊觉得这事很晦气,所以就谢绝了皇帝的探望。然而,65岁的晏殊还是没有再从床上下来,就此溘然长逝。
(宋仁宗绘像)
晏殊多年身居要位,门生遍布朝堂,尽是北宋的栋梁之才、股肱之臣,其中有著名的“一韩一范”,“范”指的就是范仲淹,范仲淹是百代名臣,“韩”指的就是韩琦,韩琦是三朝宰相。
此外, 还有欧阳修、宋祁、富弼、王安石等,都出自其门下。也难怪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才有资格骄傲地说:“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
晏殊生前富贵、死后哀荣。宋仁宗亲自祭奠,谥其号为“元献”。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晏殊的词集名为《珠玉词》,《珠玉词》词风温润娴雅,字字珠玑。
北宋文人吴处厚著有《青箱杂记》一书,书中多记载五代至宋初文化界的人文故事,朝野杂事、诗话及掌故,《青箱杂记》中对晏殊曾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描写: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从同时代文人对晏殊的记载中可以知道,晏殊的词是有另一种富贵优游的境界的。所以,如果想品味富贵娴雅的格调,领略最纯粹的文人士大夫气质,晏殊的词是不二之选。
晏殊的词具有端庄、矜持、清雅的风格。其实从源流上来说,晏殊的词还是属于《花间》一脉,并没有脱离五代至宋初花间词的意象。
但不用说比柳永,就算和花间词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冯延巳等人的词相比,晏殊的词作格调也是超出花间词人的。
晏殊的词中,描摹女子情态的并不很多,他虽然也有“人别后,月圆时,信迟迟。心心念念,说尽无凭,只是相思”,这样读来让人感到情思婉转的句子,但都写得十分纯净。
而且,晏殊的词作体裁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闺情词中。“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清幽娴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淡淡感伤,才是晏殊歌词的主旋律。
(晏殊“小园香径独徘徊”·词意图)
晏殊的词,字字婉丽优雅,确实是如珠似玉。不说“无可奈何花落去”、“落花风雨又伤春”这一类最家喻户晓的好词,就是“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飞时春睡重”之类的句子,也足够人们在阅读时,发出由衷的赞叹了。
晏殊的词,美丽优雅,伴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气度,在晏殊词中体现得最为完满。晏殊词中的忧伤,就像一位非常高贵有涵养的女子,遇到悲伤的事情时并不嚎叫哭骂,她只是眉间蹙,珠泪盈盈,此情此态,最令人感到惬意而舒适。
晏殊一生衣食无忧、官高权重,应该说没有多少别的烦恼。然而“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晏殊也留不住这似水的流年,他的美好时光、流金岁月在一天天无情地消逝。
因此,晏殊在歌词里一次又一次地流露出伤感的情愫,如《清平乐》中的“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破阵子》中的“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采桑子中的“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他也借助歌词,一次次的沉思默想,一次次的感悟,进而更透彻地去理解日常化中的人生。
晏殊词中,类似这样的纠结萦绕其中,千丝百缠。有限的年岁,消磨于无限的光阴中,不可挽留。这是人世间无法破解的最大难题。
一直到今天,虽然时光流转了千年,人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有着前人难以想象的快捷与便利,但每逢“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的时节,每遇“余花落尽青苔院”的光景,我们也会有像晏殊一样的感慨,一样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