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乐高机器人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
乐高课程侧重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乐高针对孩子年龄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课程主题和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具,乐高教育产品旨在激发学生天性好学的潜能,使老师有机会在课堂上扮演顾问的角色,指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方向,而不仅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结论,搭建一个作品。你会发现,孩子会开心的告诉你这堂课我搭建了什么,这个是桥、那个是升降机等等,而这其中的原理,是在家里玩乐高时没有专人引导,也没有人可以系统的完成教学的。乐高教育以全面发展孩子的技能为目标,有利于孩子的逻辑思维的提高,数学、物理、编程、预测和分析能力等,也许你会发现某一天,很多孩子头疼的物理、数学等,在你的孩子身上却显得特别的轻松,在乐高的课程中,用好玩生动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传统的应试教学,让学习更加有趣,孩子更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乐高和传统学习的一个大区别是乐高是玩耍和学习结合在一起,提倡快乐的学习
二、使用教育机器人的好处有哪些
1、游戏与玩相结合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但孩子们不愿意被逼着去学习太难或过于简单的知识。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探索、体会属于他们的世界则会更容易掌握知识,无论是书本上的还是课本之外的。相信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即使失败至少尝试过。这样她会更容易、渴望掌握书本上有的或课外的知识。而且相信她们会更容易记住这些知识。
2、
更好的发挥自我的个性
孩子的个性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行为观察出来,也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来。机器人的搭建可以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发挥。贝尔机器人使用的是乐高教具,为什么选择乐高呢?大家都知道,乐高的教育理念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积木。这些积木你可以搭建一个小人,你也可以搭建一栋摩天大楼,或者你还可以搭建一只大象、一条鱼、一只老虎等等。当你打开乐高的积木盒,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积木块,并且有搭建手册,你可以根据手册的提示自己进行设计。用这些小的积木块进行搭建模型时无须用胶水,螺丝钉,或其他的特殊的工具,只须用手就可以,因为这些积木具有连通性。而且积木之间连接的非常牢固,不管你怎样用力,他们都不会被损坏。如何让乐高实现它的模块性,不单单是把一块积木搭到另一块上,是需要一定的思路。
三、“诡异谷”理论是什么?
诡异谷(The Uncanny Valley)假说(也称为诡异之谷或恐怖谷),是日本著名机器人学专家森政弘(もり まさひろ、1927年2月12日 - )は、日本の工学者。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株)自在研究所代表取缔役社长。専门分野は、自动制御工学、ロボット工学。工学博士(名古屋大学)(1959年)于20世纪70年代年提出的一个有关机器人等人造的类人物体在不断的人格化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种诡异的现象或者说可能。
森政弘认为,在有关机器人等人造的类人物体在不断的人格化过程中,人类对于它们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类人物体人格化程度的增加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存在一种递增过程中突然衰减的可能。
以人格化程度为X轴,以人对其的情感为Y轴,可以看出随着类人物体人格化程度的增加,其喜爱等正面感情会逐渐递增,直至达到“诡异谷”的峰值,即接近“常人”的时候,人对其的正面情感突然衰减,甚至达到完全拒绝或者否定的负面情绪,也就是说随着类人物体人格化程度的加大,人们的反应并非是直线上升,越来越觉得亲密、可爱,而是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突然觉得厌恶、可怕或者说恐怖,然后随着类人物体人格化程度的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正面情感又直线攀升,这就是所谓的“诡异谷”假说。
认为如果让机器人过于接近人类是有害的,因为人类会极为容易被引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负面感觉。但事实上对于人类学研究是相当有帮助的。就以诊断工具来说,这样帮助我们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源。像是当我们发现人型机器人(仿制人)的外观不像人时,我们可以借此修正。同样地,若是人型机器人(仿制人)的行动不如人类灵活,或是反应异于人类时,我们将可以修正此问题。在人型机器人(仿制人)学中,这样被强化的敏感性可被当做用来测量人型机器人(仿制人)似人度的工具。
之所以说它是假说,一是因为目前的科技还无法证明其正确与否;二是部分机器人学家并不赞同这一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