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于人工智能的作文【三篇】

高中关于人工智能的作文【三篇】

1. 活着

在这个新时代,群蚁般的代码划过计算机昏黑的屏幕,如同流星划破夜空的黑暗。人工智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它赋予了机器存在的意义,也让它们学会了“活着”。

科幻电影中的高科技已成为现实,不久的将来,那双机械的手可能会敲开你的家门,与你共度时光。

库克表示,他并不担心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他可能是科技产业的领导者,但远不止如此。“我更担心人类会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这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预言。

历史犹如一条河流,人们往往只关注桥上的风景,却很少留意桥下那条流着鲜血的野兽。自人类还未被称为人类时,两颗种子便深植心中。一颗成为树,一颗成为花。树的影子时常遮住花的身姿,但在新时代中,花的芬芳已随风四处飘散。

活着,还是活着?

有些人倚在树下,望着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飘过,而他们的手却不经意间触摸到了花蕊。

2. 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机遇

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李世石作为围棋高手惨败于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能迅速创作出优美的文章,护理机器人则为健康的生活保驾护航。然而,面对这个新兴事物,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华丽转型和机器的便捷的同时,对人工智能日益强大也产生了恐慌: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机器人像删除垃圾邮件一样“删除”人类?

诚然,人工智能的学习速度、不知疲倦的高效运作、全面的系统分析和庞大的数据体系可能会占据人类相当比重的生存空间,机器人的优势人类难以企及。然而,人工智能的诞生并非为了消灭或打败人类,而是要让人类不断突破自我,寻找新的可能性。正如几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互联网科技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样,我们也无法否认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生活再次会被改变。拒绝人工智能就是拒绝更美好的未来。只有与人工智能同行,让复杂的世界变得更简单,我们才能迎来更好的时代。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解放。人类以惊人的创造力与决心意志排除万难,刷新高度。有什么理由被人工智能的洪流击倒呢?面对人工智能的洪流,是消沉还是迎战,由你自己决定。

3. 人工智能与人类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微小的芯片还是庞大的互联网交互系统。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以付款为例,从最早需要携带大量现金,到后来出现银行卡,人们可以刷卡支付,再到现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人们甚至无需携带卡片,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人工智能造就了如今快捷的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也使人类在工作上更加高效。最早的人力劳动不仅耗时耗力,在精度方面也有极大的限制。如今的电子一体化科技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其工作精度也达到了人工无法超越的程度。人工智能可以说是当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然而,人工智能是否能完全取代人类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终究是由人类开发出的程序,它只能单一地完成人类赋予的指令,它的形式是单调且僵硬的。

如果将心理调节师这一职责交给人工智能,它可能会使抑郁症患者更加抑郁,甚至可能使正常人也变得抑郁烦躁。这是因为人类的情绪复杂多变,一个情绪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情绪,这是人工智能无法理解的。

因此,我们不必担心人工智能是否会在将来超越人类并取代人类,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人类是否因为人工智能而变得懒惰、死板、没有情趣。如果人类变得像人工智能那样,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非常恐怖,人们只追求工作效率而不顾后果,人类失去了交流,社会变得单一无趣,生活也失去了原本的多彩,变得黑白分明。

人工智能的好处众多,我们应该提倡并更多地运用这一伟大的科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人工智能进行思考,不能因为它的诸多便利而忽略了属于人类最珍贵的东西——人情。

关于好少年马鹏飞的演讲稿

马鹏飞(担起生活重担,悉心照顾奶奶的13岁少年)

男,今年13岁,刚从沈阳市柳条湖小学毕业。

早在小鹏飞几个月大时,妈妈便弃他而去,接着父亲也离开了这个家,奶奶成了他唯一的亲人,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地生活着。

小鹏飞5岁那年,奶奶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双目失明。小鹏飞日夜守在奶奶身边,不停地劝着绝望难过的奶奶: 不要怕,今后我就是你生活中的眼睛,给你领路。边说边用小小的手轻轻地擦着奶奶眼角的泪水。在医院里,他每天给奶奶打水、喂药、喂水、喂饭,睡觉前给奶奶洗脚。晚上不管多困,他都坚持起来陪奶奶上厕所。

不久,奶奶又得了颈椎病、心脏病、末稍神经坏死等病症。为了治病,奶奶卖掉了仅有的住房,与小鹏飞在外面租房住。尽管日子十分艰难,但小鹏飞从没有在奶奶面前叫过苦,他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照顾奶奶生活的重担。7岁那年,奶奶大小便失禁,小鹏飞为奶奶脱下脏衣裤,一点一点地用温水擦干净奶奶的身子,又为奶奶擦上爽身粉,换上干净的衣服。擦洗身子后,小鹏飞又将奶奶换下的衣服慢慢地洗净。9岁那年,奶奶的糖尿病加重了,每天早晚都得到社区门诊所扎一针胰岛素来缓解病情。这年的大年三十,当其他人正沉浸于节日的欢乐时,小鹏飞却领着奶奶走了一家又一家医院。春节期间社区门诊放假整整六天,小鹏飞心里清楚,奶奶不能离开胰岛素,现在唯一能给奶奶注射胰岛素的只有自己了。可真的要给奶奶扎针时, 9岁的小鹏飞觉得这针比扎在自己的身上还要疼。胰岛素一点点注入到了奶奶体内,病情得到了控制。扎完针,坚强乐观的小鹏飞第一次抱着奶奶放声大哭了起来。

无论春夏秋冬,小鹏飞总是在每天早晨五点准时起床,帮奶奶准备早饭、午饭,再给奶奶打针、服侍奶奶吃药,收拾好碗筷后才去上学。中午放学后再跑回家,给奶奶热饭。晚上放学,他总是早早地回家陪奶奶。由于奶奶患有糖尿病,马鹏飞必须精心安排奶奶的饭菜,主食总是粗、细粮搭配,渐渐地成了奶奶的配膳小厨师。

现在的马鹏飞早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月领到奶奶微薄的退休金后,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去药房买来这个月奶奶治病的各种药,接着再去交水、电、煤、电话等费用,最后除去必须购买的生活用品后,余钱就是这个月的生活费了。虽然每月生活费很少,但在马鹏飞的精打细算下,基本能保证祖孙俩生活安稳。每当过年过节,奶奶生日,小鹏飞还会省下钱来给奶奶做点好吃的。去年,他从电视里学会了红烧鲤鱼的做法。吃饭时,他将大块鱼夹在小碗里,弄得碎碎的,一点点挑出里面的刺,喂给奶奶。奶奶让他吃鱼,他却只吃里面的姜、葱和碎鱼末,用鱼汁儿拌饭,把剩下的大块鱼留给奶奶下顿吃。他说:奶奶,我吃肉的日子在后头呢。我要挣钱让奶奶天天吃肉,吃个够!

马鹏飞上学读书比同龄人更勤奋。因为家庭贫困,他很少给自己买课外书。为了能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休息时,料理完家务后,他常常带着奶奶去书店看书。每次去书店,他都要给奶奶带上水,药、凳子。到书店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先给奶奶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然后每隔半个小时过来看一看奶奶。在日记里,他写到: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最理想的大学,治好奶奶的病,让奶奶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同时尽全力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帮助他的热心人!

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的马鹏飞多次获得沈阳市优秀学生称号,今年更被评为沈阳市感动校园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