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战略是什么?
1.
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并在同年正式决定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战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以教育为本”的理念,在坚持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发展教育,将科技和教育放在首位。
2.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实施的一项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以保护资源和自然环境为前提,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先一辈人的努力,是后代享受到更为丰富的资源。
二、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分类?
第一种形式是实物储备(原油或成品油),但成品油易挥发,运输、储存成本也较高,所以绝大部分储备物是原油。原油适合长期储存,并可根据需求制成各类产品。
另一种形式是资源储备,就是只探不采。探明高产量油区,就地封存。资源储备的缺点是动用周期长,对短期的需求作用小。
三、我国实施人才战略的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认为: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进一步确定“人才强国战略”,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发射出不息的光辉。
人才强国战略由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组成。实施这一战略目标,就要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突出领军人才的培养,突出青年人才的培养,突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化,人才配置的市场化,人才队伍的高能化,人才结构的合理化,人才标准的国际化。
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我国要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在21世纪中页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当前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培养一批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例如高科技人才、国际金融和贸易人才、跨国经营人才、工商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等等。
重视人才使用,努力实施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重组
根据国家的“十五”计划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要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合理调整人才资源结构。要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动态机制,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人才向第三产业流动,提高第三产业的人才比重;引导大城市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逐步解决大城市人才积压、浪费和中小城市人才缺乏的矛盾;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合理分布。
重视人才吸引,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制度、机制
要营造符合人才成长的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涌现。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提升人才工作战略地位
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认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肯定“党管人才”的原则,对于推动人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方
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面的关系:首先,“党管人才”原则与法治原则的关系。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人才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又坚持法制原则,不能顾此失彼。
其次,“党管人才”原则与人才发展规律的关系。人才成长规律包括竞争择优规律、人才使用规律等等。这就要求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放在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环境上来,做到在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中促人才发展,促人才成长。
再者,“党管人才”原则与人才价值规律的关系。在具体的人才工作中,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前提下,要自觉遵循人才价值规律,在实施人才战略中完善人才培养、吸引和激励机制,在改善人才管理中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待遇留人。
在市场机制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不能完全重复以往的老路;一定要把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作为工作重点,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施宏观调控,从决策、管理、服务三个主要环节出发,创新人才工作。
在决策方面要以制定规范为主
实施“党管人才”,首先是决策,是在制定行为规范、确认基本原则这些大的方面做好拍板定向。规范主要包括:刚性的法律规范、弹性的政策规范、柔性的道德规范。
在管理方面要以市场调节为主
推进“党管人才”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尤其是通过政府及相关机构对人才资源市场实施宏观调控。这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人才资源市场经济活动的组织协调。这包括进入、退出人才资源市场的经济实体和个人实施资格审查与登记工作;对交易场所的界限划定与交易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市场价格即工资控制与指导等等。
二、人才资源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这包括对经济实体不法的市场行为实施监察与惩治,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通过聘用合同鉴证与人事纠纷仲裁规范市场行为。
三、人才资源市场经济活动的调查研究。这包括出于对人才资源市场长远的健康发展考虑而实施的人才资源市场经济活动态势调查分析;人才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情况调查;经济实体内部管理的发展趋势;人才资源的利用水平分析等等。
在服务方面要以机制建设为主
落实“党管人才”的基础工作服务。这种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以及相关机构,为人才资源发展提供扶持,为人才开展正常经济活动提供协助。这既包括对社会经济实体也包括对人才个体关照。现阶段,服务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环境与运营机制的建设上。
具体地说,主要有三点:一、为促进人才资源管理新旧体制的平稳转轨,弥补过渡阶段社会人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而提供扶助性服务。二、为培育人才资源市场,推动新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发展,而提供社会环境支撑系统的开创性服务。三、为提高人才资源市场的运营效率与正常经济活动的秩序,而提供管理性服务。
四、我国安全战略特点?
卫主权 捍卫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捍卫和维护海洋权益
求和平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周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
保稳定 确保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致力于稳定周边环境
谋合作 谋求与所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环保、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促发展 以加快发展经济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五、我国仍然处于战略机遇的解释?
一是从国内看,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基础、人力资本基础和制度基础。二是从国际看,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两大主题。这两个方面就形成了战略机遇期的两个内涵。
六、我国面临怎样的国际战略格局?
一、 全球新兴力量加速发展,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
近年来,国内外提出“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观点。美欧在国际中的传统优势地位正在受到冲击,西方国家内部危机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大国关系出现新的变动,国际体系孕育新的变革,主要国家战略进行新的调整.新兴力量快速上升势头更加明显,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的整体影响有所下降.
二、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缓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数。全球局部仍有小规模武装斗争与矛盾,反映出国际安全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热点地区局势时缓时紧,地缘战略竞争依然激烈。
三、主要国家调整安全和军事战略,新一轮全球强军浪潮方兴未艾
当前形势表明,国际军事竞争正在趋于激烈,军事安全地位再度凸显。世界各主要国家着眼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突出军事力量对国家利益的安全保障和战略支撑作用,加大军事投入,深化军事转型,加强军队多样化能力建设。
四、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产生深刻影响,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显突出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刻影响下,恐怖主义、国际海盗、金融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各种全球性、跨国性问题日益上升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七、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内容?
海洋战略
主要内容包括:
①筹划和指导国家海洋的政治事务。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向海洋进军,维护国家在世界海洋上的正当利益,在世界海洋战略争夺中处理各种争议和纠纷。
②筹划和指导国家海洋的经济事务。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源与空间,以利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③筹划和指导国家海洋的科技事务。发展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利用技术和工程,提高开发利用海洋的能力以及保卫海洋权益的科技水平。④筹划和指导国家海洋的军事事务。无论平时、战时,都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遏制来自海洋方向的威胁,捍卫国家的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有效地阻止他国侵犯本国海洋权益。⑤筹划和指导本国和友好国家的海洋事务方面的协作关系,协调一致地开发利用海洋与保卫海洋权益,共同筹划与维护海上正常秩序。
目的是统筹海洋的控制、开发和利用,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海上力量,维护海洋权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八、我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是?
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
3、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九、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
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内向型、防御型、和平型的。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理论和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所决定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不干涉别国内政,也决不容许别国干涉我国内政。
十、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是什么?
农业发展战略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发展农业带有全局性重大问题的筹划。如确定农业发展指导方针、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选择农业发展道路、模式,提出实施的主要措施、步骤等。其核心是 战略目标。要以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情况、国内外发展农业的经验教训为借鉴,以国家的长期计划及发展战略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