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摆放的位置对光固化3D打印有影响吗?

一、模型摆放的位置对光固化3D打印有影响吗?

之前文章讨论了如何优化模型的配置以提高表面质量但是,模型的放置位置对光固化3D打印的影响不仅仅是表面质量。 今天,纵维立方小方将带大家继续讨论光固化3D打印模型的放置位置对以下方面的影响:

01表面质量:

如上文所述,模型结构从小截面积急剧增加到大截面积时,会导致层面间的体积急剧变化,层面间树脂体积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固化层面的收缩。 层面间树脂的不均匀性和剥离力的增加引起急剧的收缩,这是壁不足和模型凹凸不平的主要原因。

模型结构的剧变不仅影响模型的完整性,而且在模型表面出现层纹。 另外,由于印刷中z轴的上升,如果模型的配置不同,则会直接影响表面质量。

02打印时间:

模型的放置位置也会影响打印速度。 一般来说,与垂直放置相比,水平放置同一模型会加快打印速度。 想想现在,如果建4层和2层,楼层的高度和建筑速度一致的话,建4层显然需要的时间会更多。

通过查看CHITUBOX打印预览模式下的打印时间估计,可以更容易地表达。 可以看出,平方形(30*30*5mm  )的打印时间为23分钟,比立式(5*30*30mm  )的打印时间少了2小时7分钟。

 

03支承结构:

定位对SLA/DLP/LCD  3D打印的支撑位置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模型的放置,可以大幅减少支撑数量,也可以避免标高截面的急剧变化。 光固化3D打印通常用于对产品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精细打印。 在这种情况下,在设计支撑时,不要在展示面或难以拆卸的地方追加支撑是很重要的。

04模型精度:

 

以中央有孔的圆柱为例(外径10mm、内径6mm、长30mm  )。 我们把它立在成形平台上,其成形方法由层同心圆构成,外面比较平滑。 如果同一模型平整地放置在成形平台上,则成形方法由一层长方体组成。 另外,圆柱与成形平台接触的表面会变得扁平,精度会变形。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模型的放置位置在模型的强度、打印成功率等方面也有同样的影响。

二、圆的内接四边形性质

角ABC=角ADC(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角CBE=角D(外角等于内对角) △ABP∽△DCP(三个内角对应相等) AP*CP=BP*DP(相交弦定理) AB*CD+AD*CB=AC*BD(托勒密定理)

三、有一圆弧面,其半径为R,质量为m的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面以恒定的速率v滑行,拉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与物体

物体通过圆弧面的最高点P位置时,重力 mg 与 支持力 FN 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 有: mg - FN = mv² / R ① 拉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一致,则拉力 F = f = μ FN ② 由 ① 式解出 FN 并代入 ② 式可得 :F = μ(mg - mv² / R)

四、质量为m=2kg的物体从半径为R=5.0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

拉力F做的功

W1=FScos37=FRθcos37=15*5*π/3*0.8=20π

支持力

它一直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未位置有关

从A到B,物体上升了距离h=R-Rcos60=R/2

重力做功W2=-mgh=2*10*5/2=-50(向上运动了,而重力向下,所以是负数)

摩擦力是变力,不能直接求出它的大小,通常间接的方式求出它所做的功

拉力做的功与重力做的功都拿去克服摩擦力了,

所以摩擦力做的功是拉力做的功与重力做的功的和的负数

W=-(W1+W2)=50-20π

五、点C,D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三等分点弧CD长是2/3π,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连接OC,交AD于P,

由于C是弧AD的中点,所以OC垂直于AD,

又因为角CAD=角BAD,所以三角形PAO、PAC、PCD都是全等的三角形,

而 AC=CD,故以AC和CD为弦的两个弓形全等,

于是阴影部分面积与扇形OAC的面积相等,为半圆面积的1/3.

六、圆的表面积

1、圆的面积公式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用字母可以表示为:S=πr²或S=π*(d/2)²。(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半径,d表示直径)。

2、球体的表面积公式:半径是R的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

3、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S表=S侧+2S底)